倚邦 那条走得到清朝的石板路(下)

倚邦 那条走得到清朝的石板路(下)

30阅读 2021-09-18 02:17 文化

众所周知,吴三桂灭南明王朝杀永历帝后,清王朝封他为平西王,在云南拥兵自重,应该说,如果他不是遇到一个生机勃勃的王朝和雄霸天下的康熙,他尽可以在云南享受富贵安度晚年,遗憾的是,枭雄遇到大时代,绝对是天宽地窄!尽管他的大儿子娶了皇族公主,他又亲自处死了永历帝,朝廷依然以天下靖平为由,命兵部停供了他的军费,吴三桂骤然感到朝廷的利剑已经悬在了他的头上。养兵就要钱,吴三桂的目光便聚焦在六大茶山,他以封疆大吏的身份,也是第一次以官家身份拓开了“蒙藏茶马互市”,大批的茶叶进到蒙藏地区,大批的战马装备了吴三桂的军队,大批的银两源源不断地滚进了茶山,茶山焉能不富?

历史上用文字记载的那些“普洱茶味苦性刻,解牛羊毒”;“茶之为物,西戎、吐蕃古今皆仰食之,以腥肉之食,非茶不消”等等,这难道跟吴三桂大规模地拓开“蒙藏茶马互市”没有必然联系?

现在都在说六大茶山萧条的原因,是因为战争,还有一句含混不清的说法: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”。究竟是什么战争?还有那场大火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?比较清晰的是六大茶山从清朝开始一直鼎盛到民国,只是茶的中心点从倚邦转到了易武。由盛而衰的真正原因,谁也没有讲清楚!倒是由于战争原因,一次次资金注入,让云南普洱茶的兴起,获得了意外的惊喜。

1729年,朝廷将元江分府升格为普洱府,并设思茅厅,将车里管辖的六大茶山划归思茅厅,形成江内六大茶山。自此以后,六大茶山的行政管理权便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,正如阮福在《普洱茶记》中所说:“福又捡贡茶案册,知每年进贡之茶,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,动支银一千两,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,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。其茶在思茅。本地收取新茶时,须以三四斤鲜茶,方能折成一斤干茶。每年备贡者,五斤重团茶,三斤重团茶,一斤重团茶,四两重团茶,一两五钱重团茶,又瓶装芽茶,蕊茶,匣盛茶膏,共八色,思茅同知领银承办。”

如果说吴三桂拓开“蒙藏茶马互市”,那时,普洱茶的产品还极为粗简,不难想象,它就是我们现在看得见的“边销茶”,原料粗枝大叶,外形如砖,普洱茶的消费渠道和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大众化的层面上。到了1729年普洱府的设立,贡茶的资金和贡茶的形状,阮福已经说得一清二楚,这时,普洱茶再也不是一个粗俗的形象,原料以“蕊芽”为主精制而成,团茶制作有严格的标准,每一款产品都有极为精美的包装,从此,普洱茶在民间粗俗的形象随着贡茶的采办,摇身一变身价百倍,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金碧辉煌的皇宫,成了皇族公卿唇齿留香的饮品。

这并非是任意想象和随意夸张,公元2007年1月21日,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的盛典那天,从故宫接来了一个当年由云南进贡给朝廷的金瓜贡茶。据说,故宫博物院的管理人员,在清理清朝皇宫茶库时,全国各地进贡的贡茶皆成粉末,唯有云南进贡的这个团茶,依然外形完整,条索清晰,轻轻嗅之,阵阵幽香扑鼻而来,这应该是茶叶史上一个永恒的奇迹!据专家们考证,从这个金瓜贡茶的条索上可以断言,属于中小叶种和小叶种茶系。在六大茶山中,只有倚邦茶区生长着中小叶种和小叶种茶树!

阮福《普洱茶记》中所描述的贡茶中的团茶,终于让当代人看见了百年前的真实,那个既雍容华丽又器宇轩昂的普洱茶,正向我们讲述着百年前六大茶山的繁荣和昌盛。

今天,我们走在倚邦的老街上,踏着那些青石板,爬上曼松山,曼松丫口曾经辉煌的大殿,剩下的只有被苍天古树遮蔽着的巨大基石。你,只有用心触摸茶的历史,思索万变的江山,感悟不变的山河,才能觉悟出人和人之间、人和茶之间、茶和茶之间在历史长河中悄悄地改变着。而唯有铺在老街上被风雨日浸夜蚀的青石板,唯有躺在草丛中被藤条千缠百绕的条基石,可以诉说当年六大茶山茶和人的原貌和繁荣!

原创:马安民

来源:普洱杂志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
上一页:2021中茶八八青饼,它,来了!!!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